当前位置:
首页
>媒体聚焦>振兴简报

陈仓区:稳岗就业助增收 巩固成果促振兴

编辑: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来源: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:2024-04-01 16:53 浏览次数:


陈仓区以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为目标,按照“四项机制”强保障、“五项任务”稳就业、“六大行动”组合拳的“456”工作举措,全力稳岗就业,助力群众增收。全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.93万人,其中脱贫人口就业4.2万人,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726元,同比增长15.7%。

一、强化组织,构建“四项机制”强保障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,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四项工作机制,推进工作落实一是构建齐抓共管领导机制。成立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,坚持每月动态监测、季度会议调度、半年督导检查、年终综合考评。先后召开人社工作会、稳就业工作推进会、根治欠薪推进会等会议,全面部署安排。建立区镇村稳岗就业三级网络,成立专门队伍,奠定工作基础。二是构建全员参与引领机制。建立人社、财政、发改、工信、招商、税务等部门共享共促机制,推动落实中省市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“1+5+N”政策体系,发布20项支持稳岗扩容提质惠民生政策清单,将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送企入户。三是构建督导考核检查体系。把城镇新增就业、劳动力外出务工、政策落实等重点内容列入考核指标,成立5个稳岗就业工作督导组,区政府领导带队定期检查指导,倒逼责任落实。四是构建精准监测服务机制。动态更新就业信息库,建立完善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,搭建供需洽谈“连心桥”,把重点群体就业纳入动态监测体系,提供“一对一”精准就业帮扶。

二、突出重点,夯实“五项任务”稳就业聚力稳就业、促增收,突出五项重点工作任务,多措并举,统筹推进落实。一是聚力强保障,统筹协调推进。制定印发《稳就业实施意见》《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清单》《制造业人才引育工作指引》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实施办法》等文件。强化就业专项资金保障,共争取市级就业补助资金1550万元、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335万元,协调区级乡村振兴跨省交通补贴衔接资金144万元。二是聚力扩增量,紧盯重点群体。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计划,跟踪回访应往届毕业生1699人,募集大学生就业见习232人,新增创业大学生29人,培育农村青年电商人才425人。在建设和管理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,优先吸纳当地1699名脱贫群众就业。发展培育“贾村工匠”“三秦好阿姨”地域特色劳务品牌2个,带动群众就业6000余人。新建村镇工厂1个、就业帮扶基地2个,就近就地吸纳就业68人。三是聚力稳存量,持续援企稳岗。全面推行“联网比对、数据审核、在线反馈、社银拨付”免申请经办模式,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、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费660.8万元,惠及市场主体527个。发放创业扶持贷款资金8416.3万元,直接扶持45户企业带动就业1512人。面向产业链、工业园区、重点项目,帮助企业及重点项目解决用工1397人次,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1675户次8596万元,助力稳岗就业。四是聚力兜底线,精准就业援助。每月对脱贫监测户家庭就业情况进行研判,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,提供分类施策帮扶。拓展乡村公益岗位,安置脱贫人口1233人。为138名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测评,帮助2023届3名残疾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,扶持22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。依托家政产业发展培训基地,举办家政员培训3期,培训学员138人,就业105人。五是聚力促和谐,维护社会稳定。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,通过狠抓宣传培训、日常监管、制度落实,设立“三官一律”工作室,深化行刑衔接和府院联动,加强源头治理、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,处理根治欠薪案件1139件,追回2058名农民工工资2293万元。“133N”农民工诉前维权模式,先后被《工人日报》《陕西工人报》报道,参选陕西省十大法制事件。

三、综合施策,打出“六大行动”组合拳围绕稳就业、保民生主线,全区上下比拼赶超、全域联动,打出“六套组合拳”,促进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。一是“就”在陈仓“合力拳”。通过广播、多媒体、微信公众号等形式,宣传就业创业各项惠民政策,使每一位群众了解政策、掌握政策、享受政策。巧借科技工业园区企业云集优势,积极深入企业对接,推荐43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。鼓励龙头企业、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,增加脱贫劳动力就业岗位,依托九龙山景区举办西部山区专场招聘会,帮助140余户家庭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。二是求职问政“服务拳”。组织就业援助月、春风行动、春暖农民工、民企服务月、百日千万招聘专项活动、高校毕业生专场行、金秋招聘会等线上线下系列就业活动,依托秦云就业、boss直聘、智联招聘等线上平台推出“网上招聘超市”等举措,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9场次,发布岗位1.93万个,达成意向2176个。三是助企纾困“精准拳”。组织百名干部职工下沉一线进驻百户企业等服务行动,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,倾听企业需求,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。累计出动260余人次对接园区企业133余家,发放援企稳岗政策汇编1600余套,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6件、用工需求1107人次,提供见习岗位37个,创业担保贷款企业19户。四是就近就业“幸福拳”。借助宝鸡(青岛)啤酒音乐美食季、“村BA篮球赛”等活动,依托街道零工早市、城区就业集市、镇村招聘夜市、站点岗位超市等“四市促家门口就业”服务活动,将求职招聘与“四市”的“烟火气”结合,为就业服务“聚人气”,推动经济消费与人才招聘双向奔赴。开展系列活动11场次,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册,推介岗位2200余个,达成就业意向733人。五是入企探岗“对接拳”。优化创新高校毕业生“1131”就业服务和招聘模式,组织80余名高校毕业生“进园区、进企业、进车间”开展入企探岗活动,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,稳定初次就业率。提供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、就业信息、就业见习、人事劳动保障代理等公共服务2740次,帮助有就业意愿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286人。六是培训赋能“暖心拳”。完善就业创业培训政策体系,精准摸排掌握培训意愿、就业需求,针对辖区人口技能素质特点,分别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和分类实施方案,开展分层次、分季节就业创业培训,让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掌握1至2门就业技能和2至3项实用技术。举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21期,促进2015人实现“技能型”转移就业。